“未来之城”向我们走来(经济新方位·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倡导绿色生活的雄安新区容城“漫生活”街区,日前全部建设安装到位,这里展出的很多照片,记录着这座新城的建设逐步迈向新阶段,也留下“新雄安人”的坚实足迹。
“孩子是雄安的希望”
“魔法菜园”“十步芳草”……位于雄县的中关村(000931,股吧)三小雄安校区,各班学生在“雄安农场”耕种。3年前,这里是私人菜园,现在却成了师生的“开心农场”。
千年大计,教育先行。2018年新区实施教育三年提升行动,北京对雄安进行教育支援,当年3月北京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在雄县二小挂牌,两地一体化管理。
中关村三小副校长张文峰组建教学团队共12人来到雄安,大多是骨干教师,当时雄县二小已多年未进过正式教师。
“孩子是雄安的希望。”张文峰给大伙打气,“我们是来点灯的,要激发老师和学生的内生动力。”
张文峰任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执行校长,撤销传统的教导处、政教处和总务处,成立课程部、学生部等5个部,每个部都有北京老师参与管理。
眼里有学生,心中就有爱。过去为“便于管理”,操场用铁栅栏围着,只留一个小门,上体育课时才打开。“操场应该是学校最热闹的地方。”张文峰让人拆掉围栏,把操场还给孩子。过去大课间只做广播操,一些孩子提不起劲。北京来的体育老师教孩子们跳街舞、打篮球。
学校成立合唱团、街舞团、书法社等,开发课外活动。机器人社团首批招30人,全校500多人报名,近年多名学生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获奖。今年春季开学后全县六年级统考,备考期间,音体美等课照常上,该校学生平均成绩一点没受影响。近3年一直保持这种态势。
新区三县教育相对薄弱,2019年9月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建设3所学校,“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项目内部装修进入收尾阶段,即将交付。”来自北京城建集团的施工方负责人陈昊说。北海幼儿园雄安园区、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校区也在附近,步行只需三五分钟。目前,三校均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即将交付。
近年来京津冀56所优质学校分别帮扶新区多所学校。“雄安要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拥有更优质的教育等资源,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位专家说。
“这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
走进雄安站,安检口竖着全新的“智能防疫系统”,这是由眼神科技开发的。新区设立后,这家人工智能企业成为首批迁入雄安的北京中关村企业。
“我们看好这座未来之城!”眼神科技员工张会过去住在通州,公司在北京上地。她每天早上6时30分出门,上班路上要折腾两个小时。2018年1月她成为“新雄安人”,“现在20多分钟就到办公室,把过去花在路上的时间用来工作了。”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宣布设立,新区要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当年12月29日,北京中关村首批12家企业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眼神科技是其中唯一的人工智能企业。2018年9月眼神科技将总部从北京迁入新区。
雄安是创新之城,重点发展高端高新产业。2019年1月,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企业办公区向首批26家通信、互联网等创新企业敞开怀抱,眼神科技进驻,张会也成了这里的一名白领。
“这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来自北京的创业者、雄安创业会客厅负责人田晶说,2019年接待来考察和咨询的团队共143批次,举办创业创新主题沙龙42场;2020年举办主题沙龙46场。
今年3月29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北京市业务窗口”,过去需要去北京办理的57项企业业务,通过一张网可在新区通办。截至今年4月,雄安新区本级新注册企业共3880多家,“这些企业87%都来自北京。”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副局长黄玄对这些数据烂熟于心。
“当前新区已从规划建设为主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时期。”雄安新区管委会负责同志日前考察重点项目建设时说。
“先植绿、后建城”
眼下,市民服务中心北侧的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会展中心进入装修收尾阶段,这是雄安新区第一批开工建设的永久性城市建筑,会展中心计划今年年中建成投入使用。这里还规划建设酒店、商务办公、公寓和幼儿园等,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北京企业先期入驻的职住一体化综合园区。
“这是我们为新区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深圳建科院(300675,股吧)公司雄安事业部总经理姚培说,“这个项目整体实现绿色建筑三星级全覆盖,上百项绿色建筑新技术在这里集成应用。”
姚培到雄安新区已经3年多了,她原在深圳建科院公司北京分公司工作,2017年4月2日,雄安新区宣布设立次日,该院院长叶青从深圳飞北京与她会和,一行人直奔雄安,“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我们肯定要第一时间来体验考察,希望为这座新城做点什么。”
新区管委会最初设在容城镇奥威路,姚培她们在管委会斜对面的国土巷租下两个居民院,算是在新区安家了。
雄安新区要建设绿色之城。她们在小院门口做了垂直绿化墙,玻璃箱就是花盆,种上小柏树等绿植。院里还设置一座微型气象站,监测空气质量等,数据传输到新区管委会一楼的显示屏和小巷口的电子屏。一些“新雄安人”到国土巷租房,参照小院进行绿色微改造。
国土巷过去坑坑洼洼,只要下雨就积水。新居民们众筹修路,直接铺渣土砖,不用水泥勾缝,便于快速渗水。姚培还请来书画工作者创作白洋淀系列作品,在小巷展出,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新区三县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一些旧街区在改造提升。深圳建科院把罗萨大街一家旧工厂改建为绿色生活和工作空间“伊工坊”。最近她们建起“漫生活”街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如今,这里已成当地居民的乐园和游客的打卡地。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雄安新区坚持绿色打底。“先植绿、后建城。”叶青说。截至2021年春,新区新造林共41万亩。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