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协议,标注伟大胜利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题:一纸协议,标注伟大胜利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
北纬38度线以南5公里,朝鲜半岛中西部,板门店。
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为一场战役和一份文件,扬名于世。
68年前,《朝鲜停战协定》在此落笔签订,为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画上句点。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和平村”。
5条63款,来自朝方、中方、“联合国军”的代表签下名字……这份协定背后,有着怎样的惨烈和艰辛?
历史的时针指向1953年7月27日。
一早,上百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汇聚在此,等候即将到来的历史性时刻:上午10点整,来自朝中代表团和“联合国军”代表团的两位首席代表分别在9本停战协定上签字。
随后,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联合国军”总司令马克·克拉克分别在平壤、开城、汶山签下名字。
历经两年158轮会谈,用时仅10分钟的板门店签字,宣告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硝烟将散,这伟大胜利是多么来之不易!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在关键时刻作出重大抉择。
这是一场血与火的较量。
一年内,五次战略性战役,拼死冲杀、寸土必争。尽管敌我力量悬殊,但志愿军勇士们顽强反击,战争进入胶着对峙局面。这让美国统治者认识到已不可能吞并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中国大陆,继续打下去将是一场“无底洞”。
这是一场谈判与战争并行的博弈。
军事分界线划定、战俘遣返……美方出尔反尔,经常提高“价码”,企图在谈判桌上捞到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一次谈不下去时,美方以武力要挟:那就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
边打边谈,以打促谈。双方的较量既有谈判桌上的针锋相对,也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
美军屡次进攻,却打破不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钢铁防线。谈判异常艰难,却动摇不了中国人民维护和平与进步的坚定决心。
1953年7月13日,抗美援朝战争迎来收官之战——金城战役。最后一役,重创敌军4个师,给予阻挠停战实现的李承晚集团以沉重打击,让美国人老老实实地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里程碑。正如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完)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