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三大指数连续十七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编辑/2021-08-02/ 分类:叶卓时尚/阅读:
7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7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PMI三大指数均有所回落,但仍连续17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4%,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3%,比上月回 ...
7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7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PMI三大指数均有所回落,但仍连续17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4%,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3%,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4%,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多重因素影响制造业扩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7月份部分企业集中进入设备检修期,加之局部地区高温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影响,制造业扩张力度较上月有所减弱,但大多数行业PMI仍保持在景气区间。
7月份,制造业生产活动和市场需求总体有所放缓。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0%和50.9%,比上月回落0.9个和0.6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位于55%以上,企业生产经营较为活跃,行业增长动力较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高耗能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临界点,产需有所减少。
7月份,进出口景气小幅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7.7%和49.4%,比上月下降0.4个和0.3个百分点。此外,大型企业景气保持平稳,中小型企业有所回落。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认为,本月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遭遇强降雨和台风,对经济运行多个方面影响有所显现。一是由于极端天气持续,对生产、运输等影响较大,基础原材料行业供需明显放缓;二是由于极端天气影响居民生活,市场不确定性上升,从而影响贸易商订货意愿。受此影响,7月份制造业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达36.4%,创年内新高;三是市场价格加快上涨。由于部分基础原材料供给偏紧,物流运输难度加大,原本增速有所放缓的原材料价格再次反弹。
数据显示,7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2.9%和53.8%,高于上月1.7个和2.4个百分点。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认为,7月份制造业PMI扩张步伐略为趋缓,符合预期,主要是极端天气、全球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过度涨价,以及汽车芯片短缺等因素拖累。
服务业景气度有所上升
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3%,略低于上月0.2个百分点,仍持续位于临界点之上,表明非制造业总体保持平稳扩张。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7月份商务活动指数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稳定在53%以上;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在49%以上。供需变化显示,非制造业增长呈现缓中趋稳态势。
在暑期消费等因素带动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至52.5%,显示出服务业恢复向好态势。从行业情况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8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较上月增加6个,服务业景气面有所扩大。其中,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以上,行业市场需求加快释放,业务总量快速增长。
受高温多雨、洪涝灾害等不利天气因素影响,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至57.5%,低于上月2.6个百分点,反映建筑业生产增长有所放缓。其中,以室外作业为主的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较为明显,低于上月4.9个百分点,为54.4%。
“综合来看,非制造业增速继上月明显回落后,本月走势基本稳定,整体呈现缓中趋稳走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武威表示。
短期回落不改长期向好走势
调查中部分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反映,近期原材料成本上涨、订单减少、回款压力加大等问题突出,企业生产经营承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7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落,但仍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但势头进一步趋缓。订单类指数全面回落,反映需求不足问题的企业增加,表明内需恢复滞后的问题进一步显现;未来生产经营活动预期、采购量、原材料库存等指数回落,表明企业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偏向谨慎。
“本月指数回落,短期因素有一定影响,但经济整体平稳向好运行基础没有发生改变。”文韬认为,结合1月份至7月份制造业PMI走势来看,我国经济中的积极变化较多,经济长期向好发展基础较好。一是我国经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继续推进,国内市场对国民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强化;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较好,高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上升;三是在政策支持下,小微企业增速加快回升,1月份至7月份小微企业PMI均值高于去年下半年均值。
据文韬判断,预计下半年,在疫情和天气等外在因素不发生大变动的情况下,我国内需潜力将加快释放,带动市场供需继续上升,产业结构也将继续优化,就业延续稳中有增趋势。(熊丽)
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4%,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3%,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4%,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多重因素影响制造业扩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7月份部分企业集中进入设备检修期,加之局部地区高温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影响,制造业扩张力度较上月有所减弱,但大多数行业PMI仍保持在景气区间。
7月份,制造业生产活动和市场需求总体有所放缓。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0%和50.9%,比上月回落0.9个和0.6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位于55%以上,企业生产经营较为活跃,行业增长动力较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高耗能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临界点,产需有所减少。
7月份,进出口景气小幅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7.7%和49.4%,比上月下降0.4个和0.3个百分点。此外,大型企业景气保持平稳,中小型企业有所回落。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认为,本月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遭遇强降雨和台风,对经济运行多个方面影响有所显现。一是由于极端天气持续,对生产、运输等影响较大,基础原材料行业供需明显放缓;二是由于极端天气影响居民生活,市场不确定性上升,从而影响贸易商订货意愿。受此影响,7月份制造业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达36.4%,创年内新高;三是市场价格加快上涨。由于部分基础原材料供给偏紧,物流运输难度加大,原本增速有所放缓的原材料价格再次反弹。
数据显示,7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2.9%和53.8%,高于上月1.7个和2.4个百分点。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认为,7月份制造业PMI扩张步伐略为趋缓,符合预期,主要是极端天气、全球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过度涨价,以及汽车芯片短缺等因素拖累。
服务业景气度有所上升
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3%,略低于上月0.2个百分点,仍持续位于临界点之上,表明非制造业总体保持平稳扩张。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7月份商务活动指数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稳定在53%以上;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在49%以上。供需变化显示,非制造业增长呈现缓中趋稳态势。
在暑期消费等因素带动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至52.5%,显示出服务业恢复向好态势。从行业情况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8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较上月增加6个,服务业景气面有所扩大。其中,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以上,行业市场需求加快释放,业务总量快速增长。
受高温多雨、洪涝灾害等不利天气因素影响,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至57.5%,低于上月2.6个百分点,反映建筑业生产增长有所放缓。其中,以室外作业为主的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较为明显,低于上月4.9个百分点,为54.4%。
“综合来看,非制造业增速继上月明显回落后,本月走势基本稳定,整体呈现缓中趋稳走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武威表示。
短期回落不改长期向好走势
调查中部分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反映,近期原材料成本上涨、订单减少、回款压力加大等问题突出,企业生产经营承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7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落,但仍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但势头进一步趋缓。订单类指数全面回落,反映需求不足问题的企业增加,表明内需恢复滞后的问题进一步显现;未来生产经营活动预期、采购量、原材料库存等指数回落,表明企业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偏向谨慎。
“本月指数回落,短期因素有一定影响,但经济整体平稳向好运行基础没有发生改变。”文韬认为,结合1月份至7月份制造业PMI走势来看,我国经济中的积极变化较多,经济长期向好发展基础较好。一是我国经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继续推进,国内市场对国民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强化;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较好,高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上升;三是在政策支持下,小微企业增速加快回升,1月份至7月份小微企业PMI均值高于去年下半年均值。
据文韬判断,预计下半年,在疫情和天气等外在因素不发生大变动的情况下,我国内需潜力将加快释放,带动市场供需继续上升,产业结构也将继续优化,就业延续稳中有增趋势。(熊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外债规模增加、结构优化 人民币资产显现吸引力